简介
民间借贷,是指民间个人或机构之间通过借贷合同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民间借贷利率是指民间借贷中借款人和放款人约定的利息费率。
民间借贷利率24%
一、相关法律法规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上限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部分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该利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二、民间借贷利率24%的法律效力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民间借贷利率24%超过了一年期LPR的四倍,因此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要求放款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部分利息。
三、民间借贷利率24%的风险
民间借贷利率24%属于高利贷范畴,存在较高的法律和金融风险:
法律风险:
借款人可依据《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主张超过部分利息约定无效,放款人将面临退还已收取利息的风险。
金融风险:
高利贷会加重借款人的还款负担,增加其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放款人可能难以收回借款本息。
社会风险:
高利贷滋生不法行为,扰乱社会秩序,侵蚀诚信基础。
四、防范高利贷风险
借款人和放款人应理性借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防范高利贷风险:
借款人:
谨慎借贷,选择正规贷款渠道,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
放款人:
合法放贷,遵守利率规定,杜绝高利贷行为。
社会公众:
举报高利贷违法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