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或审判阶段,经过法定程序按照法定条件取得保释,暂时获得自由的一种法律制度。然而,有关取保候审的具体规定以及可能被拘留的情况,却让很多人心存疑问。
一、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种程序安排,目的是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侦查或审判过程中逃避追究。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法院申请取保候审。如果条件具备,相关机关会根据法律程序决定是否准予取保候审申请。
二、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具有固定住所和就业、家有在校学生、年幼儿童或者年迈者寄养抚养,无法提供经济担保等。此外,对于涉及严重犯罪或可能逃逸的被告人,也可能不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
三、被拘留的情况
尽管取保候审是一种暂时获得自由的制度,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申请都会获得通过。一般情况下,被告人如果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而且案件性质较轻,对社会危害较小,没有重大逃遁嫌疑,不会对证据的固定造成严重危害,那么取保候审的申请可能会获得通过。但如果被告人有可能销毁、伪造、篡改证据,逃避法律追究,或者涉及严重犯罪,那么取保候审的申请可能会被拒绝。
总结:取保候审是一种暂时获得自由的制度,能否通过取保候审的申请,取决于申请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以及案件本身的性质。在实际操作中,相关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根据法律规定做出决定。对于一些严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尽管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但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其他人的权益,相关机关可能会拒绝其取保候审的申请,给予拘留措施。因此,在申请取保候审前,一定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案件性质的具体情况,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