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停发生事故责任划分(违停产生的事故,责任怎么分)

简介

违停,即违反停车规定,将车辆停放在不应停放的位置,是一种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违停会给交通秩序带来混乱,也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对于违停发生事故的责任划分,以下内容将详细说明。

一、什么是违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行为属于违停:

在禁止停车的路段或地点停车

在机动车道内停车

在人行道上停车

在公交车站、出租车招呼站等公共交通设施附近停车

在交叉口、铁路道口、弯道、桥梁等影响交通安全的地点停车

二、违停发生事故的责任划分

根据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原则,违停发生事故的责任划分如下:

1、违停车辆一方负全责

如果违停车辆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

违停车辆突然启动,导致后方车辆追尾

违停车辆占据机动车道,导致其他车辆避让不及发生碰撞

2、违停车辆一方负主要责任(70%以上)

如果违停车辆虽然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对事故的发生起到了较大作用,例如:

违停车辆停放在弯道或交叉口,导致其他车辆视线受阻发生事故

违停车辆停放在路边,没有采取警示措施,导致其他车辆因躲避违停车辆而发生事故

3、违停车辆一方负同等责任(50%)

如果违停车辆与事故的另一方当事人对事故的发生具有同等责任,例如:

违停车辆停放在路边,另一方车辆超速行驶,双方共同造成事故

4、违停车辆一方负次要责任(30%以下)

如果违停车辆对事故的发生只有轻微影响,例如:

违停车辆停放在路边,没有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但导致另一方车辆因避让而擦碰

三、需要注意的事项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需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由交警部门认定。

如果违停车辆逃逸,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驾驶人应遵守交通法规,避免违停行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