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法工伤赔偿规定
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章对因工伤致残、死亡的赔偿问题作出了规定。工伤赔偿制度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因工伤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职工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工伤认定
1.工伤定义
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损害。
2.工伤认定程序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本人或者所在单位应当及时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取证,并根据医疗诊断证明和有关证据,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二、工伤赔偿
1.医疗费用
(1)职工因工伤接受治疗的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 (2)职工因工伤致残,所需的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
2.伤残津贴
(1)职工因工伤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统筹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2)伤残津贴标准根据职工伤残等级、本人工资和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职工因工伤致残,被评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由统筹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护理费
职工因工伤致残,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由统筹基金支付护理费。
5.供养亲属抚恤金
职工因工伤死亡,供养的亲属无劳动能力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由统筹基金按月支付抚恤金。
6.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职工因工伤死亡,由统筹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7.丧葬补助金
职工因工伤死亡,由统筹基金支付丧葬补助金。
8.伤残就业补助金
因工伤致残,职工符合就业条件但无法就业或者就业后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由统筹基金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其他规定
1.工伤预防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工伤申诉
职工或者其家属对工伤认定或者待遇有异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责任追究
用人单位因违法行为导致职工工伤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