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法律依据
简介
工伤法律依据是指规范工伤认定、赔偿和康复的法律法规。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在因工致残后的生活和工作权利。
工伤认定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明确了工伤认定的范围、条件和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对工伤认定的司法解释。
工伤赔偿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了工伤赔偿的种类、标准和支付方式。
《社会保险法》
:明确了工伤赔偿制度的法律性质和原则。
《劳动合同法》
:保障劳动者的工伤赔偿权利。
工伤康复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规定了工伤康复的范围、内容和程序。
《职业病防治法》
:对职业病康复的特殊规定。
《残疾人保障法》
:保障工伤残疾人员的康复和就业权益。
内容详细说明
工伤认定
认定工伤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工作原因
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
工伤认定程序:
事故发生后,单位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报告
社保经办机构调查取证,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当事人不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复议或提起诉讼
工伤赔偿
医疗费:因工伤产生的治疗、康复、鉴定等费用
误工费:因工伤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的工资损失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因工伤致残等级为10级以上的,一次性发放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因工伤死亡的,一次性发放补助金
丧葬费:因工伤死亡的,一次性发放丧葬费
工伤康复
工伤康复包括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
医疗康复:恢复受伤部位功能,减轻残疾程度。
职业康复:促进残疾人员重新就业,实现经济独立。
社会康复:帮助残疾人员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