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旷工怎么处理(劳动法2021年新规定旷工如何处理)

简介

劳动法对旷工行为的处理规定旨在维持劳动纪律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旷工是指劳动者无正当理由缺勤或迟到,既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也对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造成影响。

旷工处理原则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章制度处理。

实事求是,区分不同情况和原因。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旷工处理步骤

1. 调查取证

用人单位发现劳动者旷工,应及时调查核实情况。

调取考勤记录、联系本人或家属、收集其他证据。

2. 出具书面通知

经调查确认旷工事实,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出具书面通知,告知旷工情况、严重性及可能的后果。

3. 处理措施

警告:

旷工时间较短,情节较轻的,可给予警告处分。

扣除工资:

旷工时间较长,情节严重的,可按旷工时间扣除工资。扣除金额不得超过该劳动者月工资的20%。

解除劳动合同:

旷工时间极长,情节严重,且经书面通知后仍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4. 申诉和救济

劳动者对旷工处理不服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诉。

用人单位处理不当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特殊情况处理

由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旷工,用人单位不得据此处理劳动者。

劳动者因工伤、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的,不属于旷工。

劳动者因参加工会活动、职工代表大会等原因请假的,不属于旷工。

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旷工而扣除其法定节假日工资。

用人单位在处理旷工时,应考虑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和过错程度,避免滥用处罚权。

劳动者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避免不必要的旷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