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简介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指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刑事拘留、逮捕后,为了防止其逃避侦查、审判,在不羁押的情况下,对其采取的一种保证其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强制性方法。解除取保候审是指在取保候审期间,由于特定条件的变更,依法解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措施的行为。
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有:
一、审理期间届满
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为12个月,对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羁押至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1个月内,在该期间内都可以解除取保候审。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明显降低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表明其社会危险性明显降低,不再有继续羁押必要性的。例如,患有严重疾病、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等。
三、犯罪情节轻微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悔罪表现良好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态度好,积极退赃、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解除取保候审。
四、取保候审条件发生变化
取保候审时确定的变更,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财产担保,而担保人或者财产担保不能继续履行担保义务的。
五、案件办结
案件已经刑事处理完毕,如犯罪嫌疑人不被逮捕、不予起诉、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宣告无罪等,均应解除取保候审。
解除取保候审的程序
解除取保候审需要由检察院(侦查阶段)或法院(审查起诉或审理阶段)依法作出决定。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取保候审,但最终是否解除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