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违约赔偿标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简介

劳动合同违约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劳动合同违约的赔偿标准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

一、劳动者违约赔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违约的赔偿标准如下:

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赔偿。

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用人单位一个月工资。

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用人单位两个月工资。

二、用人单位违约赔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违约的赔偿标准如下:

非试用期内,无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劳动者上个月工资的2倍以上,6个月工资以下的赔偿金。

试用期内,无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劳动者上个月工资。

三、违约金的计算基数

违约金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平均工资。

四、特殊情况下违约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并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的损失,明显高于前述赔偿标准的。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导致劳动者人身损害的。

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支付应得的经济补偿的。

五、违约赔偿的仲裁和诉讼

劳动合同违约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救济:

协商解决:

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适用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

六、违约赔偿的免责情形

劳动合同法规定,以下情形下,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因不可抗力或法律、法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且用人单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