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起诉立案流程(劳动仲裁起诉立案流程)

劳动仲裁起诉立案流程

简介: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它在劳动法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劳动仲裁起诉立案的流程。

一、调解阶段

1. 提交申请

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申请需包括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务、住址、联系方式,以及与申请争议的事实、理由、请求等。申请人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证人证言等。

2. 受理申请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核实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如材料齐全,委员会将正式受理申请,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3. 调解

劳动仲裁委员会将派遣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和调解经验的人员,对申请进行调查和调解。调解阶段主要是寻求双方的和解,如果双方达成一致,可签订调解协议书。

二、仲裁阶段

1. 提交仲裁申请

如果调解未能达成一致,申请人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仲裁申请应包括仲裁请求、依据和事实理由,并提供证明材料。

2. 受理申请

劳动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核实申请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如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律规定,委员会将正式受理仲裁申请,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3. 开庭审理

劳动仲裁委员会将组织法官或其他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负责开庭审理仲裁案件。在庭审过程中,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有权呈交书面材料、提供证人证言和辩论陈述,双方可以自行委托律师代理。

4. 仲裁裁决

仲裁庭根据庭审情况、法律规定和证据,作出裁决。仲裁裁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

三、执行阶段

1. 履行仲裁裁决

被告方在接到仲裁裁决书后,应当立即履行裁决确定的义务。如果被告方不履行义务,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 强制执行

申请人在获得执行证书后,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将依法对被执行人进行强制执行,以确保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总结:

劳动仲裁起诉立案流程包括调解阶段、仲裁阶段和执行阶段。通过劳动仲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在遵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