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
简介:
在劳动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拖欠劳动报酬的情况,这给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损害。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明确了拖欠劳动报酬的法律责任和处理办法。
一级标题:法律规定
二级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2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2条的规定,拖欠劳动报酬的雇主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时支付。如果雇主不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级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在最后一个工资支付日后15日内,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15日内仍在同一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的,视为放弃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三级标题:《职工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12条
《职工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或者工资低于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等法定标准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提出申诉。
四级标题:文件备案制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对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项,应当及时进行备案,由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四级标题: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265条,拖欠劳动报酬严重情节的,构成犯罪,属于拖欠劳动报酬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内容详细说明: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多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2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雇主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或者工资低于法定标准,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提出申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拖欠劳动报酬问题,我国还建立了文件备案制度。根据《关于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对于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项,相关部门需及时进行备案,并上报上级政府备案,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此外,对于拖欠严重情节的劳动报酬,对雇主还将面临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65条,在拖欠劳动报酬严重情节下,构成犯罪,将受到刑事处罚,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综上所述,拖欠劳动报酬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劳动者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类问题。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劳动者能够及时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